大家都知道,做核磁共振的机器是一种很贵的医学设备,它已经被西方国家独占了三十多年,成本高达三千五百万美元,而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是靠进口,所以在这一领域的支出非常多,只排在石油、半导体之后,但即使是这样,我们国家平均每一百万人拥有的核磁共振机器的数量,也只有美日的五分之一不到。
好在国内第一台新型的3.0T核磁共振仪的出现,打破了这个行业被垄断的局面,在最近的一次大规模采购中,国内的核磁共振仪价格更是低到了290万美元。
而且我们还在不断地超越其他国家的技术,看到这一幕,国外媒体纷纷表示,这是在破坏高科技产业的规则。
医院里的核磁共振设备,就是利用强磁场,让人体内的氢气发生移动,然后通过电磁波的信号波动,最终会呈现出人们身体一部分的影像,从而来判断他的身体有没有什么疾病。
而且一旦启动,就再也无法关闭,其中最大的原因,就是在这台设备中,有一个超强的磁场存在,它必须保持极低的温度,以及充足的液氦。
如果一不小心把它给关了,那么液态氮气在一瞬间就会被气化,想要再装上一次可就得花费好几万了,从这里就可以看出,这台仪器是多么地费钱了。
事实也就是如此,这台机器的零件非常多,而且涉及的领域也是非常复杂的,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非常多,而且在很多领域上,获得了六项诺贝尔奖,被称为“最先进的医学仪器”。例如,一台3.0T级的机器,在启动的一瞬间,会产生50000倍的磁场,并且释放出来,其复杂程度可以想象。
而且,因为相关技术了解的并不多,所以在维修方面,也是需要请专业的人员的,价格也是很贵的。
这使我联想到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,北大的一部核磁共振机器发生故障,布鲁克公司派人去修理,然而当人来到北大之后,却提出了一个要求,那就是不管这台机床能不能修复,都要支付布鲁克公司二十三万块钱。
在听到布鲁克集团员工的这番话时,不少人都觉得他们真的是贪得无厌。不过北大也只能同意,毕竟中国在对于这台机器的研究上,还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。除此之外,中国在其他方面的技术也受到了限制。
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市场之一,对医学仪器的需求量很大,到目前为止,中国的医学仪器,都是从国外进口的。
虽然说核磁共振的工作原理很简单,就是通过人体中的氢原子成像,但是制造起来十分麻烦,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做出来的。
到现在为止,这台设备都是被国外的人垄断的,只有他们才能生产,因此价格也是不菲。
中国的科学家们在研制核磁共振仪器的时候,也是面临着许多困难,第一个问题是缺少稀缺材料,这款机器的主要部件是一片小小的磁铁。
别小看了这个东西,它的磁力可是比地球的磁力还要大得多,想要让它在低温下工作,就必须要有一种半导体的材料。
这个东西不但能产生磁场,而且性能非常稳定,不管外界的温度怎么变化,它都能保持稳定。中国的核磁共振技术,虽然有了一些可以稳定磁场的材料,但因为不能用在高端的核磁共振设备上,所以中国的核磁共振技术,还一直处于一个低端的行列当中。
事实上,这款仪器有两种款式,一种是根据磁场的强弱而定,在运行时,磁力越大,我们得到的反馈也就越精确。
在过去的20年里,中国科学院、中医院,复旦中山医院等顶尖研究单位倾巢而出,近万名员工,再加上200多个厂商的共同努力,最终研制出了第一台3.0T强磁场核磁共振仪。据了解,这台机器拥有124项发明专利,所有的核心组件都是自主开发的,并且已经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。
现如今我国通过几年的努力,已经有了很多可以和国外媲美的装备,并且在一些方面实现了赶超,国内的一款高端3.0T核磁共振仪,在一次大型集中采购中,起拍价是290万,而进口的价格是3500万,比起从国外进口,我国的要便宜三千两百万,对于这一点,国外媒体纷纷指责我们破坏规则。
但是,值得注意的是,在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中,大多数的医学仪器还是依赖于进口,而国产的高端仪器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。
所以我们要做的,就是提高仪器的性能和稳定性,这样才能在国内市场占据更大的市场,从而降低检测成本。
其实对于我们来说,两国之间的差距,从很早就有了,所以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我们不敢正视自己与别的国家的差距。
不过,我们坚信,随着我们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,一定会有更多的技术问题被解决,我们的核磁共振技术将会突破“莱特唯健”的垄断,为我们的国家带来更大的利益。